近日,央视财经记者通过暗访的形式记录再度曝光了南宁、天津、沈阳、郑州等地多家医疗机构存在的健康证违规办理乱象。这已经是央视今年第二度关注健康证办理的问题了。
出现的问题很多,少检、漏检、替检大行其道,检验流程混乱,确实暴露出一大批医疗机构在检验环节上的严重失守!该罚!
后续涉事医院所在的郑州卫健委、沈阳卫健委也迅速回应媒体和群众关切,对涉事医院及个人做出了相应处罚,后续还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从颜色上来看,酱色的粪便标本非常常见;正常送检的标本也都是从正常大便上取的部分,形状也不能区分。
显微镜检,下图是检验君刚在某音上截的大豆酱的涂片镜检图片,咱可能才疏学浅,并不觉得仅从这个镜下视野就能判断出标本不是粪便。
从检验指标上看,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是饮食服务和公共场所人员体检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做粪便检测也主要为了了解从业人员否携带致痢疾或者伤寒疾病的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
其实正常的粪便检测,医务人员也会给患者反复强调要挑带黏液或脓血的部分,装在专用容器里,两小时内送检。
标本合格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第一前提,检验指标也多是针对异常成分或异常值。无论是检验科医生还是仪器,都不具备或着没有义务分辨别有用心的标本。
同样是官媒记者,为了“证明”医院侵害消费者利益,用绿茶冒充患者尿液,将其交给10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结果6家出现阳性结果,医生依据记者编造的“病史”和检验结果给出“发炎”的诊断,舆论哗然。
2起案例均暴露了媒体对检验医学专业性的认知盲区。要求医疗机构履行核查义务的前提是在正常工作流程中合理要求,记者的 “创新” 实验本身就存在方法论缺陷,又如何证明医院流程存在问题。
新闻报道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这是记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当然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良现象,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完全应该的。
但是新闻媒体尤其是官方媒体,在做专业性报道的时候更应该考虑专业意见,因为个体很难察觉自身的专业性认知盲区。
视野回归到本次调查,暗访记者已经通过正常体检流程发现医疗机构身份核验缺失、项目缩水等问题,也根本无需采用样本造假这种有违科学伦理的手段。